中澳油菜籽贸易谈判现曙光,能否重塑格局引关注!
谈判现转机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澳两国正在努力构建一项旨在遏制黑胫病扩散的植物检疫协议。一旦该协议得以成功签订,澳大利亚出口商计划分五批向我国输送油菜籽,总重量预计介于15万至25万吨。一位消息人士指出,双方已找到一条互利共赢的途径,并计划先派遣数艘船只进行试航,以检验相关情况。澳大利亚相关部门表示,该行动体现了两国政府间的良好交流,然而,针对协议的详细条款,双方尚未形成最终的统一意见。
中国需求大
中国在全球油菜籽进口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过去五年中,其年均进口量已超过四百万公吨。这些油菜籽主要用于生产食用油、可再生燃料以及动物饲料等。目前,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数量位居首位,其次是俄罗斯和蒙古国。中加两国间的油菜籽贸易规模每年大约达到20亿美元,在2023/24年度,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总量达到了685.9万吨,其中大约有64%的出口量被输往了中国市场。
澳方曾受限
澳大利亚在国际油菜籽出口榜单中位居次席,但自2020年度开始,其出口产品未能顺利进入我国市场。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澳大利亚出口的油菜籽未能满足我国进口的严格标准。在当前的贸易磋商中,我国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油菜籽的杂质含量必须低于1%,二是需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我国对油菜籽黑胫病疫情的顾虑。在货物发送之前,加拿大出口商对油菜籽的清洁处理过程相当严格;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供应商的货物中,杂质的含量通常超过了规定的标准。
贸易影响大
贸易商预测,中国对油菜籽的需求预期将促使澳大利亚油菜籽价格上升,进而可能减少加拿大在市场中的份额,尽管澳大利亚难以完全替代加拿大。据澳大利亚政府估算,受气候条件不佳和种植面积缩减影响,本年度晚期的油菜籽产量预计约为570万吨,为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预计将约为400万吨。
高层促合作
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以官方身份对中国进行了第二次访问。此次访问的重点在于强化中澳的经贸合作。在出发前,阿尔巴尼斯总理明确指出,与中国的交流互动对于澳大利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7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经贸往来在中澳两国关系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国方面已作出承诺,将致力于为两国企业构建一个优越的商业氛围。
前景待观察
中澳两国在油菜籽贸易方面的协商已实现某些成果,然而,后续的详细进展情况仍需持续关注。目前,各方正密切关注此次试验运输的最新情况,观察澳方是否能够满足我国所提出的各项条件。同时,人们也在探讨这一事件可能对全球油菜籽贸易格局带来的潜在影响,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当前关注的中心议题。
关于澳大利亚油菜籽重返中国市场,您有何高见?这一动向将对国际油菜籽贸易格局带来哪些变化?敬请点赞、转发,并分享您的观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