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老年大学遭遇了不少困难,同时也迎来了新的进步和转变。这一时期,老年大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接下来,我们将逐一阐述疫情对老年大学各个方面的具体影响。
教学模式转变
疫情之下,老年大学的线下课程被迫暂停。学校迅速作出反应,转而开展线上教学。教师们积极学习直播软件的使用,并制作教学视频。众多老年学生也在努力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逐渐克服了对电子产品的生疏感。比如之前的绘画课程,现在变成了老师在线上展示,学员们在家中练习,而且课后还可以观看回放来加强学习。
线上授课虽然带来不少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难以实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难以迅速得到解决。此外,一些年纪较大的学员对网络和设备不够熟悉,学习过程中感到较为吃力。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学校特地安排了专人进行远程辅导,并且编制了详细的使用指南。
师生互动受阻
线下教学期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但疫情的出现使得这种交流变得稀少。昔日,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课下也有机会与老师深入交流。然而,如今线上交流仅限于留言、语音等形式。一位热爱书法的学员表示,过去能够得到老师的现场指导,而现在只能通过拍照的方式向老师展示,这样的效果显然大打折扣。
同学间的交流受到了限制。过去,课间时分,我们能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分享生活中的趣闻,而现在,这种交流仅限于在群里进行。然而,学校开展了线上小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们展示学习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互动上的不足。
心理压力增加
疫情引发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老年学员的心理压力显著上升。他们中的一些人忧虑自己可能被病毒感染,因此不敢外出,上网课时也背负着心理压力。不少老年学员由于无法像以往那样到校学习,体验到了孤独和失落。为了帮助学员缓解压力,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并提供了个别辅导。
教师们同样承受着心理负担。他们需要去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同时担忧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还得留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特意举办了心理辅导讲座,旨在协助教师们调整心态,以便他们能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课程内容调整
在疫情期间,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作出了一些调整。我们增设了防疫知识的课程,旨在教授老年朋友们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防护。此外,还特别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以协助学员们应对疫情可能引发的心理困扰。其中就包括了一门专门指导大家在焦虑时刻如何进行放松的课程。
在兴趣课程上,我们根据居家情况进行了调整。原本的舞蹈课变成了轻松的室内健身操,而手工课则教授制作口罩收纳盒等实用物品。这样的安排既让学员在家中有所事事,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学习愿望。
未来发展思考
疫情之下,老年大学深感网络教学的价值,预计今后将融合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学校需持续提高网络教学的品质,并优化教学平台的功能。此外,还需关注老年学员的特殊需求,确保技术不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阻碍。
需要考虑如何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氛围重回疫情之前的活跃状态。可以尝试将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以此增加学员间的互动机会。同时,探讨老年大学在疫情结束后的新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发表评论